首页 资讯 科技 财商 汽车 文娱 家电 生活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院肝胆胰外科、疝外科团队,在院党委书记翁山耕教授的带领下,刘国忠主任医师成功应用国产蛇形臂单孔机器人,于2025年6月25日为一位年轻患者实施了全球首例蛇形臂单孔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Nissen)。这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上迈出了领先全球的关键一步。

单孔突破,微创极限:

此次手术突破了传统机器人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需要多个切口的限制。手术团队仅在患者脐部开了一个约2.5厘米的小切口,便通过国产蛇形臂单孔机器人灵活、精准的器械,深入腹腔深部,完成了对食管裂孔区域毫米级的精细分离与疝修补操作。这种单孔入路极大减少了手术创伤。

1753077936183555.png

快速康复,效果显著:

得益于蛇形臂机器人的高灵活性和精准度,以及单孔微创的优势,患者术后体验显著改善。术后仅6小时即可进食,疼痛感轻微,恢复进程大大加快。该患者术后仅3天便顺利康复出院,充分体现了新技术的优越性。

1753077945848738.png

乘胜追击,连创纪录:

在首例成功的基础上,刘国忠主任医师团队乘胜追击,短短三天内,他们又接连成功完成了:

全球首例蛇形臂单孔机器人复杂膈疝修补术: 成功处理了更为棘手的膈疝病例。

全球首例蛇形臂单孔机器人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 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于常见的腹股沟疝治疗。蛇形臂单孔机器人胰颈部肿瘤切除术: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于精细的胰腺手术。

1753077977215523.png

迈入智能精准新时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三天内连续完成三项全球首创的蛇形臂单孔机器人疝修补手术(食管裂孔疝、复杂膈疝、双侧腹股沟疝),不仅展示了团队高超的技术实力,更标志着该院在机器人微创疝外科领域正式迈入了智能化、精准化的全新时代。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在复杂外科手术中的成功应用,也为推动我国医疗科技创新发展树立了典范。

专家解读:单孔蛇形臂引领“超微创时代”

刘国忠主任指出,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单孔入路设计和仿生蛇形器械的高自由度、灵活性,在微创手术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创伤极小(仅需单一微小切口)、操作精准度极高(尤其擅长深部狭小空间的毫米级精细操作)、术后恢复极快。这使其特别适用于解剖结构复杂的疝修补(如食管裂孔疝、复杂膈疝)、肥胖患者以及需要极致微创的儿童手术。他强调,随着5G远程操作、AI智能术前规划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单孔蛇形臂机器人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将有力推动外科手术向“超微创时代”升级,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体验。

1753077987610681.png

科技查新报告